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

013 | 朝生暮死如蜉蝣

以前聽到或讀到「浮游生物」這個詞語,腦海經常聯想到蜉蝣(也是讀作「浮游」)這種生活在水邊會飛的昆蟲,實際上「浮游生物」當然是指飄浮在海洋中填飽藍鯨肚子那些微小生物,兩者並無近親關係,但兩個名稱其實也代表了牠們有某些相似之處。而不論中外文明,對蜉蝣的第一印象就是短命,究竟牠們是否如古人所說般朝生而暮死?

在香港清澈山澗旁的植物上,不難找到這些身型瘦長、翅膀豎立在背上的蜉蝣成蟲。牠們的前翅比後翅大很多,有幼長的腳,雄性的前足時常向前方伸展。平時多數停棲在葉面,受騷擾時吃力地飛往別處。望見牠們,除了「浮游生物」外,另一個聯想到的詞語是「氣若游絲」,可能是纖幼的身軀令牠們顯得單薄而潺弱,亦可能是牠們的腹部末端總是附著兩至三根如絲的尾毛,總之裏裏外外都欠缺生氣。




世界上三千多種蜉蝣被編入昆蟲中的蜉蝣目 Ephemeroptera ,這個名稱(又是)源自希臘文εφήμεροςephemeros,字面解作「只活一天」,意指短命) +πτερόν(pteron,翅膀);蜉蝣的德文 Eintagsfliegen 等於「活一天的飛蟲」;西漢時期出版的《淮南子》亦有提及「鶴壽千歲,以極其游,蜉蝣朝生而暮死,盡其樂,蓋其旦暮為期,遠不過三日爾」。既然大家都這樣說,那蜉蝣短命之說都不似是假話吧。

的確,蜉蝣的成蟲很短命,會飛的時間一般不過三天,最短的可能少於五分鐘。成蟲階段的牠們口器退化,不會亦無須進食,唯一任務就是交配繁殖下一代。當任務完成後生命便結束,遺體掉到牠們出生的河流湖泊中載浮載沉,這可能就是中文蜉蝣」的來源。而每當牠們出現的時候,往往數量驚人,多得曾經被美國的天氣雷達偵測到,據稱這種大爆發一來會增加找到配偶繁殖的機會,二來這也有助減少被掠食者滅族的可能。

視乎地方氣候,這些蜉蝣大爆發由春季至秋季都有可能發生,蜉蝣英文 mayfly 有說是因為在英國常於五月左右發生而有此名。有一次在烏蛟騰某小徑上空見到一堆蜉蝣浮游在空中,像跳彈床般上下飛行,後來才知道這是牠們的求偶行為,可能是展示實力的機會,猶如古時的肌肉男一樣。

且慢,若果牠們只得數天壽命,那又為何每年指定時候就會見到大爆發?


在水中生活的蜉蝣幼蟲,靠腹部兩側的鰓呼吸

留意返,上面那句說話只提及「蜉蝣的成蟲很短命」而非「蜉蝣很短命」。在水中生活的蜉蝣幼蟲,由孵化至成蟲階段差不多需要一年時間,和其他一年一世代的昆蟲差不多。牠們主要以河床上的藻類或有機物碎屑(如落葉)為食,有些品種則會捕獵其他小型動物(如紅蟲)。而成蟲那尋找配偶的最後飛行,就全靠幼蟲期所累積的營養提供能量,生命結束後養份又再回歸大自然,循環不息。

沒有留言: